找到相关内容361篇,用时5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大乘菩萨若干问题之考察

    ,只要 举其一种,便可概约另外几种了。在此即举《瑜伽师地论》之说为主,参照其他予以说明。  《瑜伽师地论》是以七众解脱律仪为菩萨律仪戒的。如论说:  云何菩萨一切?谓菩萨略有二种。一,在家分;二,出家分, 是 名一切。又即依此在家出家二分净戒,略说三种:一,律仪戒;二,摄善法戒;三,饶益 有情。律仪戒者,谓诸菩萨所受七众解脱律仪。即是 艹必艹刍戒、艹必艹刍尼戒、正学、勤 策男、...

    智 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64241984.html
  • 噶举派帝洛巴祖师传(一)

    般若巴扎正如空行所述,乃是一位资质超胜的瑜伽士,才华横溢,对他而言,扬弃解脱道上的种种外相束缚的时机已经成熟了。解脱道上的解脱,包括比丘、比丘尼、沙弥、居士所受的,这类有一条条律文,使依戒行者免去对自己及他人有害的身体或语言方面的行为,由于规范了合宜的生活状况,而使受戒行者得到某个程度的解脱。  空行让般若巴扎了解到,现在是超越解脱种种限制性善恶成见的时刻了。这种对于黑业白业的定义,是...

    噶举派帝洛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94043939.html
  • 冈波巴四法概说

    前面说过,从皈依法门开始,受解脱等等。由戒律的次第讲的话,从皈依为始,有“解脱”,有“菩萨”,然后有密乘。密乘里面称为“三昧耶戒”。基本有这三大类。这三种戒互相的关系是必须明白的,也就是说菩提心在这里很重要,有了菩提心以后才有密法。那菩提心的前提是什么?就是在皈依和持守“解脱”这个基础上。它们是一个依存的关系。也就是说三的关系是互相依存的。也就是说一个众生有“解脱”,在...

    堪布卡塔仁波切讲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00443982.html
  • 帝洛巴--噶举派白教第一代祖师(1)

    解脱,包括比丘、比丘尼、沙弥、居士所受的,这类有一条条律文,使依戒行者免去对自己及他人有害的身体或语言方面的行为,由于规范了合宜的生活状况,而使受戒行者得到某个程度的解脱。  空行让般若巴扎了解到,现在是超越解脱种种限制性善恶成见的时刻了。这种对于黑业白业的定义,是用来引导不成熟众生的方便法,它清楚地划分开道德及非道德的外在举动。般若巴扎的心灵成熟度及内在道德洞察力,已足够判别种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44564248.html
  • 帝洛巴尊者传(1)

    了。解脱道上的解脱,包括比丘、比丘尼、沙弥、居士所受的,这类有一条条律文,使依戒行者免去对自己及他人有害的身体或语言方面的行为,由于规范了合宜的生活状况,而使受戒行者得到某个程度的解脱。 空行让般若巴扎了解到,现在是超越解脱种种限制性善恶成见的时刻了。这种对于黑业白业的定义,是用来引导不成熟众生的方便法,它清楚地划分开道德及非道德的外在举动。般若巴扎的心灵成熟度及内在道德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1367900.html
  • 五戒十善论

    不闻为你杀,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是为你杀,在这种情况下,吃这种肉也不算是杀生。     持,声闻是七众解脱。七众指的是在家两众(优婆塞、优婆夷),出家五众(沙弥、沙弥尼、式叉摩那、比丘、比丘尼),出家、在家七众所守的戒律叫解脱。什么叫解脱呢?就是别别解脱。我们能够遵守一分戒律,就有一分解脱;能够遵守二分戒律,就有二分解脱。持就是通向解脱的途径,所以称为解脱。在在家里,优婆塞...

    光明王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4079224.html
  • 《入行论》讲记(二十九)

    大家应该清楚,作为声闻行人,将整个轮回视如火坑,相续中有强烈的出离心,受持清净的解脱,通过修持四谛十六形相,完全证悟了人无我空性。缘觉是自己修持十二缘起,证悟了部分法无我,最后获得了这种果位。如果有人修持十二缘起、抉择四谛,或者受持清净的解脱,我们应把他当作自己的对境,生起极大的欢喜心,这就是对中士道的因随喜。倘若有人获得了声闻阿罗汉果位,或者获得了缘觉果位,如在佛陀时代,很多弟子一闻佛语...

    著:无著菩萨 译讲:索达吉堪布

    |入行论|善说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2/0809036860.html
  • 《入行论》讲记(三十七)

    ,就是菩提心的一种标准,如果制造违缘损害了这颗菩提心,此人将永生永世在轮回中不得解脱。   如同解脱中所说:“一个人若发心出家,有人对其制造违缘加以阻挠,此过失是相当大的[4]。”同样的...阿罗汉的小乘心,这种罪业远远胜过破小乘四种或八种别解脱的根本罪。”要知道,倘若破了比丘或沙弥的四大根本,将来必定堕入地狱,这一点没有任何怀疑。然而,有些人入了大乘后又舍弃菩提心,这种罪过远远超过了...

    著:无著菩萨  译讲:索达吉堪布

    |入行论|善说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1/1311067479.html
  • 朱熹的居敬概念与菩萨发心之对观

    任何的规范。大乘经典中  提到许多菩萨“学处”,包括身语意行为、心念等的规范,一般以大  度万行言其广大。菩萨的传承,现存的汉译戒本多达四种以上。  佛陀为因应不同众生的根器,制立解脱,而菩萨即是就  “发菩提心”的菩萨(佛子)所示的戒法。和七众解脱(在家二  种戒、出家五众戒)的性质不同,因为在家戒目的可获人天福报,声  闻戒目的在求解脱(出离三界),而菩萨戒目的在成就佛果。此外, ...

    王惠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0571322.html
  • 人从爱欲生忧怖

    学;有禅悦法喜,取代欲乐的贪求,肯定身语二业不会犯过。而彻底的离欲,务必直观无常、苦、空、无我,转无明为般若,转爱染成大悲。如此自然诸欲不能染,爱尽解脱。三增上学,相资相成,如学,由解脱、定共...。其实,的重要,如自由民主所必备的法治;离法治而谈民主与自由,则国家秩序大乱;没有戒行,放纵情欲,奢望解脱,绝无实现的可能。有人套用济公传的“酒肉穿肠过,如来心中坐”的台词,...

    超定法师

    戒淫|爱欲|情爱|恐惧|烦恼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081641621.html